青铜峡市第五小学

教育教学工作双减工作

科学作业设计案例

发布时间:2022-07-14 09:50 栏目:双减工作 发布单位:青铜峡市第五小学 点击量:2503 【公开】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

《热胀冷缩》作业设计案例

青铜峡市第五小学:叶娟

 

【摘要】作业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续,是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活动形式,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因此,我认为:在课堂上有效设计课前作业,课中作业,课后作业,能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科学教学质量。本科着重研究冷和热对物体体积的影响。

【关键词】作业设计  有效性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续,是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活动形式,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好的作业设计,不仅可以巩固一堂课所要求掌握的知识,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发智力,拓展知识面,培养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业的选择随意,形式单一,这样不仅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而且制约了学习的灵活性,扼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如何以学生的心理特点为依据,设计出有效的新型科学作业,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科学教学质量,应引起科学教师的重视。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认为在一节课中可以吧作业设计为课前作业,课中作业,课后作业。下面我就以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第2课《热胀冷缩》为例,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作业设计。

一、   课前作业设计

(一)思考并选择:

1.冬天,把室外的钢笔拿进室内,过一会儿,墨水可能就会从笔尖自行漏出来,这主要是因为()。

A.钢笔的笔头空隙太大     B.笔杆发生热膨胀

C.笔杆里橡皮管发生热膨胀 D.橡皮管里的空气和墨水发生膨胀

2.气球里的空气受热以后,体积会()。

A.变小B.变大   C.不变

3.火车铁轨都有间隙,这是为了()。

A.美观B.节省材料 C.考虑热胀冷缩

【设计意图】: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思考并做出假设,分别从生活中常见的液体、气体、固体的热胀冷缩现象进行猜想,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面的教学做好铺垫。

二、   课中作业设计

(一)思考并填空:

1.绝大多数物体在受热时会(       ),受冷时会(        ),我们把物体体积的这种变化叫(         )。

2.铜球在受热后体积          ,冷却后体积           

3.气球里的空气受热以后,体积会(            )。

(二)实验题

1.小明将烧瓶里灌满水,橡皮塞打孔,插上一根吸管,组装成了如下装置,准备用这个实验装置比较两杯水的水温。

将该装置放入A烧杯中,发现液柱往上移动,再放入B 烧杯中,发现液柱往下移动。

(1)我们判断(      )烧杯中的水温较高。

(2)这样判断的依据是(      )。

【设计意图】:学生已经通过实验认识了物体具有热胀冷缩的现象性质,本阶段的作业设计主要是让学生分组实验,得出结论。总结知识点并正确分析生活中的实验现象。

三、课后作业设计

()综合题

1.今天天气晴朗炎热,气温34,小科想喝汽水,小明在喝汽水时遇到了一系列问题,请你帮忙分析。

他发现所有汽水装瓶时,都没有装满。汽水瓶中没有装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2)小科爱喝冰汽水,小科把汽水放到冰箱冷藏,1小时后,汽水变冷了,此时瓶内的汽水和原来相比体积_________。(注:冷藏后汽水温度在4以上)

(3)小科喝完汽水后,拿空瓶做实验,他把空瓶子塞紧盖子,放入水中,瓶子在水中是浮的;在酒瓶里装满水后,塞紧盖子,再放入水中,瓶子是沉的。这说明同样大小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和________有关。

(4)小科拿一个完好的气球套在空汽水瓶的瓶口,他先把它放在阳光下晒10分钟,看到气球变大了不少,再把它放到冰箱里,看到气球很快就缩小了。以上实验中使气球发生明显变化的主要物体是汽水瓶中的________,实验说明它也具有___________的性质。

【设计意图】本题意在让学生根据本节课所掌握的热胀冷缩的知识和自己的生活经验结合起来,发现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利用科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问题,在生活中发现科学。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思维,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上是本人在本节课中课前,课中,课后的作业设计及意图。总之,科学作业是科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教师要转变科学作业观念,树立一种新型的作业观,努力设计高效作业。在高效作业的设计过程中,还可以促进自身专业发展,实现教学相长。所以我们要设计出真正适宜学生的有效作业,使其发生作用,全面提高科学教学质量。


 


 

 


评论

还能输入140

用户评论

Copyright© 2020 nxeduyu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宁ICP备16000125号   宁公网安备 64010602000493号    宁ICP备16000125号
版权所有: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    技术支持:宁夏教育信息化管理中心 客户服务热线:0951-5559291   0951-5559148 校园开放平台
学校地址: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青铜峡市小坝利民街北嘉宝路西侧     联系邮箱:qtxdwxx@163.com